2)第四十四章:整治_予君天下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为官,百姓能指望他们干什么出息的事儿?故,此风不可长!”

  “该当如何?”

  “安平以为,考生于京中闹事,凡聚众、挑头或阻碍府衙办差者,可夺起应考资格,且五年之内不得再参加会试;首恶、尤劣者,褫夺功名。且,既属京畿治安事务,涉事考生所犯之事程度如何,可由京兆府审查认定后,再通报礼部、国子监核准予以除名;考生如果不服,也可上告大理寺。”

  “从众参与者又如何?”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子脚下,百善之首,各处考生来京却不学些好的,岂不可惜?安平看来,他们就是太闲了!”

  “所以呢?”

  “有暇闹事不如疲于读书。叫他们入京还接着上学便是!譬如,国子学可容三百学子同时就读,目前,六个堂在册学生总数不过小半,容百余名旁听考生不在话下;除官学外,京城云岭、济安、怀安、抱朴四大书院也能容下不少人。国子监可统筹京内、京郊可征用书院、学堂的员额,分门别目,登记造册;考生入京后,须先至国子监录名选课,然后按时上学、余时自学,期间表现一并计入日常品行考校。”

  “此法对非京考生好处更多,京内书院、学堂如何能同意?若推行之初便遇阻滞,一来一往,会试时间可就到了。”

  “近几次春闱,京中考生表现并不好,或许书院、考生也是愿意知己知彼、取长补短的呢!”

  “如此,确可一试。还有两件事,安平你要如实答来。”

  “请陛下明示。”

  “其一,今日这番说辞,事先准备多久了?”

  “四日。”

  “其二,崇志堂席位几何、如今还余多少,安平公主的边地课又能容下多少考生?”

  “崇志堂余席不少,若大家不介意挤一挤,安平倒是不怕听课人多。反正,陛下都觉着安平的书不错,那课必然也差不了。若实在坐不下,不是还有彝伦堂嘛,再不济灵台也行,地方更宽敞,至多冷一些,安平届时穿得厚实些就是了。”

  “哈哈哈哈,好!就依你所言。来人!拟旨。”

  袁隽没想到,顺和帝全盘接受了自己的提议,甚至明旨夺了当日荟锦楼几名挑头考生的参考资格。至此,安平公主报案,京兆尹主持处置,顺和帝亲自下旨,“掐架事件”高开高走,圆满收官。

  萧凌获知后,点着袁隽额头笑她:“做先生的排场是大了,可那几个考生这般灰头土脸被赶回去,你这回得罪的可是泉、琼两州的士族,大亏!”袁隽不甚在意,到了二十四日崇志堂讲学,萧凌将她送到国子监门口便不愿再进,只道:“今日崇志堂必定人才‘挤挤’,我便不凑这个热闹了,待散学来接你。”

  袁隽如常踩着学钟最后几响才走进崇志堂,入目所及,果如萧凌所说人才“挤挤”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