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8章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皱眉,别看李轩嘴说的很轻松,但在他看来卖地问题,实际上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因为卖地收入是港英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而财政大权又是港府维持香港统治的基础。内地方面就是想通guò限制卖地数量,来给港府的财政收入套上一个紧箍咒,从而限制港英政府在过渡期所能发挥的能量!

  比如像这次的玫瑰园计划,港府发现以自己现有的财政收入,似乎难以支撑新机场的巨大投资。而如果没有卖地数量的限制,那么港督阁下完全可以来一次土地大拍卖,从而用九七年之前的财政预算,就支撑起整个玫瑰园计划,而无需因为工程可能跨九七的原因受到北京方面的掣肘!

  所以让内地方面同意在土地指标上让步的前提,是不能增加港府手里的财政实力,必须为这部分计划外的钱找一个,让内地的中央政府能认可的用途花出去!这实际上等于变相相剥夺了现在港府的一部分财政独立权,对英方来说同样是一个不小的让步!

  李嘉城并不觉得自己联合香港地产界,就能轻yì的让中英双方在各自的核心利益上让步。全香港真正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的人,也只有李轩这个地下沙皇!没错,现在的香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李轩和东方集团以及取代汇丰成为了香港新的地下沙皇。

  汇丰之所以能有“香港地下沙皇”的美誉,在于它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统治了香港的金融业。而随着九七临近,汇丰一方面大举投资海外,另一方面则不断弱化自己作为香港影子央行的地位。

  这让香港渣打银行和佳华银行看到了可乘之机,在汇丰逐渐收缩在港业务,甚至把总部都要迁移到伦敦的背景下,李轩开始不断扩张自己在香港金融领域的影响力。经过最近一轮的迅速扩张之后,香港渣打和佳华银行的整体实力,已经能与汇丰以及旗下的恒生银行斗个旗鼓相当!

  而且与只专注于金融业的汇丰不同,李轩对香港的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比如除了不断渗透香港经济的命脉金融业之外,李轩对香港舆论的控zhì同样十分恐怖!正是通guò亚视集团旗下的一台三刊亚视、《明报》、《信报》、《天天日报》,李轩和东方集团才能不断的就引导香港舆论的风潮,以代表香港民意的借口,游走在中英两国角力的钢丝绳上!

  就像这次的土地指标,也只有李轩才有可能不动声色的调动起整个香港的舆论,来迫使中英两方同时让步。李嘉城有理由相信东方集团其实早已经设计好了整个计划,而之前钟思远在亚视上发声,很可能就是整个行动的开端。

  李轩之所以向他开口说出这个提yì,应该是希望香港地产界能够成为,配合他整个计划的一颗关键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