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6章 李轩的猜测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和偏向严sù的《明报》、《信报》完全不同的大众化路线。它依托亚视集团强大的新闻资源,以及自身********的报道风格,日发行量已经突破30万份,成为全港仅次于《东方日报》的发行量第二大的报刊。

  这样强大的组合所爆发的威力,自然绝不容小觑。所以在东方集团介入之后,港督阁下所力推的“玫瑰园计划”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当然,李轩绝不会承认亚视集团带起来的这轮舆论风潮,是源于他与内地方面的幕后交易。

  亚视集团每每有大动作,惯用的做法是给自己披上代表香港民-意的外衣,所以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香港总督从来只是英国的总督,而不是香港的总督。所以总督阁下的施政策略,自然不会是以香港的利益最大化为准则。

  这就给了亚视集团攻击港府的绝佳理由,比如这次港督阁下力推的玫瑰园计划,整个工程的总预算高达上千亿港币。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自然会遭到无数人的哄抢。

  而香港本地的财团作为地头蛇,已经握有天时地利的优势,更何况香港建筑业本身的实力绝对雄厚。要知道如果没有李轩这只蝴蝶出来搅局,八十年代之后的香港唯一拿得出手的估计也就剩地产业了。

  虽说房地产和建筑业不能直接划等号,但两者绝对算得上是关联最密切的行业。香港的地产大鳄们,几乎快把整个香港都用摩天大厦填满了。而每一栋上百米的摩天大厦,都需要极高的建筑资质,,才能确保大楼的质量不出问题。

  但就是在这种看上去应该极具竞争优势的背景下,香港本土的华资财团在已经出标的几十份合约中,只拿下了堪堪20%的份额。一众地产大佬们的不满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亚视集团在引导舆论时,自然不能是去为一小撮亿万富翁们张目,而是要让每个观众和读者感受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了损害,才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大家的共鸣!

  本土公司拿下合同会有什么好处?俗话说肉都烂在锅里,如果是本地公司获得合同,那么势必能给香港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而外国公司拿下合同,则相当于是肥水流了外人田。

  所以包括亚洲卫视、《明报》、《信报》在内的亚视集团旗下的媒体,除了抨击港府没有事先与北京方面协调好,给整个项目增加额外的政zhì风险之外,还严厉抨击港府作为香港的治理者,却根本没想过去为香港人谋福祉!这样一轮舆论引导下来,港府就彻底站在了六百万香港市民的对立面!

  而内地方面在这个时候很配合的表示,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港府自身的决策能力,要求直接与伦敦方面进行协商。其实李轩隐隐能够猜到,北京的高层并不是真的为港英政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