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4章 紧随而来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地位同样关键,而日本在液晶显示器领域具有绝对领先地位,所以东芝选择了需要依托液晶屏实现真正便携式的笔记本电脑。作为进军PC产业的切入点。但在东方集团这个怪物面前,东芝就连优势项目――液晶技术,也丝毫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地方。

  相反,艾康公司只用了短短六七年的时间,就成功后来者居上,率先在TFT液晶技术上取得突破。相比于之前的TN液晶,TFT液晶做到了用一个晶体管控制一个像素,从而可以极为精细的显示色彩。这是TN液晶这种伪彩色显示所无法做到的。

  一面14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像素高达上百万。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屏上实际有上百万个电路同时工作。而要确保每一个电路都能正常运行,这对制造工艺有着要求极为苛刻。

  根据东芝公司自己的内部估算,建设一座第一代TFT液晶面板工厂,投资规模至少达到一亿美元。高额投资自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特别是像TFT液晶才刚刚开始商业化规模生产,整个制造工艺还非常不成熟。

  之前艾康公司的NoteBook系列之所以没有采用最先的TFT液晶。就是因为东方研究院旗下的这条生产线,用来切割大尺寸面板时,良品率还不太理想,从而大大抬高了出厂成本。

  以东芝公司的规模来说,其实完全有能力自筹1亿美元的建厂费用。但工厂建成后并不意味着就立刻能创造利润。TFT面板的情况和晶圆厂非常类似。东芝公司的晶圆厂规模在全球半导体领域中排行第二,对这个行业的特点自然一清二楚。

  东芝当初刚进军半导体领域时,承受了长时间的亏损,靠着不断的投入才慢慢撑了过来。所以半导体也被称为“半倒体”,许多公式还没来得及实现盈利就破产倒闭了。当初李轩刚创办东方电子时,之所以能说服日本的精工爱普生公司支持自己,就是因为对方旗下的晶圆厂开工率严重不足,需要李轩手中的芯片订单。

  而TFT液晶很可能与半导体行业差不多,初期的建厂投资只是入坑的开始,接下来会源源不断的吞噬大量资金,直到实现盈亏平衡。谁也不清楚实现盈亏平衡所需的时间是多少,所以东芝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宁愿引进合作伙伴共同投资。

  而IBM公司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合作对象,首先IBM公司在液晶技术方面并没有多少积累,再加之美国劳动力成本昂贵,所以合资工厂不出意外肯定会建在日本,而且东芝公司还可以完全合资工厂最核心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除此之外,IBM公司并不生产和销售电视机,而在东芝公司看来液晶技术在电视机中的应用前景,一点也不比计算机领域差。所以东芝公司其实是已经占了更大的便宜,一旦TFT液晶在大尺寸屏幕上的良品率和清晰度满足要求,液晶屏势必迎来大量的订单。

  这其实已经是业内许多人的共识,所以即使TFT面板生产线的造价昂贵,也无法阻止像东芝这等公司的热情。一旦他们放弃了对最先技术的追踪,就很可能与未来巨大的市场擦肩而过。所以东芝公司宁愿让出一部分利益找IBM合作,也要牢牢的跟进技术的更新换代……(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