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6章 中华学习机和南科大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许多。当然。这种平静其实是相对来说的。深海特区可谓是全中国,互联网发展最迅速的地方。

  南方科技大学早在1985年9月刚成立之初,就为自家的计算机中心,开通了全中国第一条国际联网通道。从香港接过来的一条专用光纤线路,让中国的计算机第一次与全球网络实现联通。

  而在另一个时空中,中国早期互联网的发展,其实远远落后于世界。中国拉开互联网的序幕,一直要等到1987年才会开启。当时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维纳.措恩教授。在来北-京参加一个科技研讨会时,通过意大利公用分组网ITAPAC设在北京的PAD机的线路。成功从北-京向德国发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封Email。

  但中国的互联网其实一直要等到198-9年,在国家计-委启动了中国第一个联网项目――“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之后,才算真正开始了启蒙。

  而由NCFC发展演化而成的CSTnet网(中国科技网),通过一条网速为64K的国际联网线路,第一次代表中国连接上全球互联网,更是要等到1994年才会发生的事情。

  以至于中国的国家域名“.CN”虽然早在1990年底,就由中国方面授权德国的措恩教授代为注册。但域名服务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计算机系统上。这个域名服务器直到CSTnet网与世界联网后,才被移交回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管理。

  但在李轩这只蝴蝶的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现在的发展状况,要比另一个时空中好得多。中国第一个主干网CSTnet,在由李轩名下的海川基金会资助1000万美元,再由中央政府拨出3000万人民币的配套资金作为启动资金的情况下,早在1985年就已经开始建设。

  经过三年时间的兴建,CSTnet主干网已经在北-京、沪海和粤东建成了三大节点。把中国大学最集中的北-京与沪海两地,和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粤东省,这三个地方的主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重要的政府部门都实现了统一联网。

  而早在去年,中港两地就达成了网络互联协议,从而让中国的计算机通过香港的中转,成功与全世界实现了互联。要知道现在的美国也才刚刚完成NSFnet网的建设,NSFnet还没有像几年后那样,成为全球早期互联网的主干网。

  也就是说现在的美国,还没成为全球互联网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但等过几年之后互联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TCP/IP协议。开始主动连入NSFnet网。

  美国的强势地位也就越来越凸显,比如另一个时空中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