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4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校录取,也怪不得如此嘲讽。

  李华不知想起什么,本来都打算换衣服进实验室了,转身走到光荣榜前,拍了一张照。

  他打开了研友的微信,上一条消息,还停留在一个月前。

  李华给他发了一张照片,他们实验室有篇论文发表在了《NatureGeics》上,而李华作为三作,在期刊的角落占据了一席之地。

  那之后,朋友就再也没回过他。

  李华把刚拍的照片发给了研友,在聊天框里输入:哎,好烦,又发了一篇SCI一区论文。有几家报社都在联系我们主任,想采访基因实验室了,真是有完没完。

  研友:……

  李华继续道:对了,你在国外生活咋样?

  可惜,这条消息没能送达。对话框的旁边出现了一个红色的感叹号。

  “现在的年轻人,心态真是脆弱呢。”

  李华关上手机,昂首挺胸地走了,脸上充满了狐假虎威的骄傲。

  乔御视察了今天的工作,对着银行卡上的余额开始沉思。

  “好像,这个月过去,又要开始缺钱了……”

  此时,距离实验开展已经过了三个月。

  天气逐渐转凉,行走在学校内的同学们已经穿上了两件毛衣。

  充裕的资金,加上一流的头脑。

  基因实验室的进度一路高歌猛进,可谓成绩斐然。

  因为在相关领域发的论文太多,《细胞·遗传》的编辑部甚至发来了邀请,希望乔御就基因定点治疗撰写一篇综述。

  论文综述一向是大佬的专属,具有一定的行业指导意义。有人总说综述是水货论文,但实际上,肚子里没点东西,想水都水不出来,也没那个资格去当水货。

  国外期刊邀请华国学者撰写综述,并非开天辟地头一回,但是依然引起一阵骚动。

  在基因治疗领域,华国的基础是很薄弱的,国内各大药企现在都还在拣国外药企的剩饭吃,有时候拣剩饭都赶不上没馊的。

  可想而知,在突然得知这个消息后,国内各大高校是多么的愕然。

  再打开燕大生科院官网一看,点进基因实验室的成果栏一瞧,好家伙,知道的是才成立三个月,不知道的还以为研究了三年呢!一排排论文整齐划一,从S到SCI期刊一二三区的论文都上了个遍。

  如果按照华国标准,那就是谁发的论文多,谁的拳头就大。

  因此,无数论文加身的乔御,哪怕年纪轻轻,也有了一拳一个老师傅的能力。

  乔御把几个小组的负责人叫过来,表示要开个会。

  喻寒溪撸起了袖子:“我马上就要看到蛋白二硫键异构酶通过激活β-in促进肝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全过程了,你要是今天说的事不重要,我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正道的光。”

  戚少鹏劝他不要学了个网络名词就乱用,以伪装自己是华国人。

  乔御咳嗽了一声:“实验室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