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4_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一把年纪了,还天天来实验室督战。

  像他这种做到院士的人,年纪也大了,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就该享受人生。

  李东伟觉得,自己换个学校都能混个校长当当了,哪里还需要苦哈哈做实验?

  说实话,因为年纪渐大,评上院士后,又疏于学术,李东伟的科研嗅觉已经不甚敏锐。

  好在手底下的打工仔从来没让他失望过。每年还是能以他的名字,稳定发表2到4篇SCI二区的论文。

  别看许宣被乔御虐的像条狗,那主要还是因为对手太强,而不是他太菜。

  这场科研竞赛,闹到现在,在圈里已经人尽皆知。

  乔御输了,顶多是说一句年轻气盛。

  他李东伟输了,这么多年的经营起码缩水一半,他丢不起这个人!

  “不错,”李东伟问,“从那边挖的人,你怎么安排的?”

  王临海笑着道:“说实话,这群人最高学历也不过国内985硕,别说top2了,C9都没一个。而且又是从乔御那边出来的,我也不放心让这群人进我们的实验室。”

  “所以我在科研所随便找了个小实验室,让他们过去了。工资,也就第一个月万五,剩下的劳工合同,开销由科研所那边给了。”

  这群人辞职后才发现竟然被王临海骗了。

  说好进燕大的实验室,工作几年还可以拿编制!结果就用个海山区公立老破小研究所打发了。

  大夏天的,这个科研所的实验室,居然连散风都还要靠大风扇。

  现在是2015年的燕京,谁他妈能想到,全燕京还能找出月薪就3500的研究所?

  只是不接受王临海的安置,他们也没地方去。

  其他实验室不会要这种实验半路跑掉、背信弃义的小人。学术水平不行没关系,都是年轻人,还可以慢慢教;做人的水平不行,这他妈可是改不掉的。

  直接辞职不干,不行。

  来之前签了合同,对于这种“负责教学、培育员工”的地方,他们这些“员工”干不满年限就走了,还需要给研究所赔钱,一人二十万。

  这些科研狗悔不当初。可惜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

  李东伟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虽然人是他挖的,但是他自己也是看不起这样的行为的。

  “你比许宣强多了。新论文,能投稿什么期刊?S能上不?”

  李东伟并不关心实验成果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出来的。

  不能发表到SCI期刊上的论文一无是处。

  王临海不禁面露难色:“说实话,我们这个,属于在原论文的基础上推进了一步,进步当然是有,但是登S有些难……不过登SCI二区期刊,应该没什么问题。”

  因为造血干细胞扩增上了《科学》的封面,如今又成了业内的热门课题。

  热门课题的坏处是,研究HSCs扩增的实验室变多了,竞争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