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五章 故土难离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沿着钱塘江入海口驶入内河深入方腊起义的地区。那些被起义军占据地方的百姓,受到兵灾之后应该很容易接受到外地讨生活,毕竟故土再难离也要先考虑自身的生命安全。

  阮小五、阮小七等人的脑袋里一向装满了肌肉,他们强烈建议杜昱用武力威胁强行掠夺人口,理由也很简单,即便百姓现在不理解大梁的所作所为,但日后看到被方腊祸害的江南必然能体会到大梁国今日的良苦用心。

  而且他们认为舰队中人手太少,无法与方腊大军抗衡,即便有水上的优势,也很难对沿岸的敌人造成威胁,如此一来他们还是不能靠岸,也很难接触到那些被迫害的百姓。

  相反白琦、沈泽、翟源三人认为可以冒险到内河沿岸试探,左右大梁的水军有飞剪船配合虎威炮难逢敌手,不如到那些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地区去聚敛百姓。

  距离方腊军较近的地区一定有许多‘聪明人’想要逃走,如此一来不用耗费过多的力气和口舌便可以达到目的,是比较省力的做法。

  杜昱点点头,两个方案各有千秋每一个都有利有弊,若是直接用不到两千的水军在人口众多面积极大的两浙路强行捉人,难免会引起本地人的反抗,若是纠缠下去耗时耗力,怕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留下不好的印象和名声,这对大梁日后入主江南极为不利。

  相反若是大梁的舰队冒险到沦陷区解救百姓,不但可以避免浪费口舌,还能塑造一个救世主的光辉形象,在两浙路刷出一个好名声。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杜昱在认真思考,那就是他利用金手指在秀州或者别的地方设下时空锚点,再利用传送门将在燕都休整的飞虎军‘搬运’到江南来,利用战力极高的军队直接掳掠人口。方法是简单粗暴有效,只不过名声就些说不出口了。

  倒不是不可以率军阻击方腊义军,只不过从全局考虑,这样做无疑是在给大宋助攻,反而是在给许贯忠的豹滔军南下制造困难。

  杜昱不是圣人,想救更多的百姓不假,不过若前提是给自己带来极大麻烦的情况下,他还是狠得下心的,身为一国之主有时候考虑的往往只有冰冷的利弊,而不是什么人性的光辉。

  综合分析来看,还是白琦等人的提议更具备可操作性,不过他也留下一个后手,若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不惜动用飞虎军,强行带走滞留在危险区域的百姓。为此他决定先找个适合的地点放下时空锚点,然后再从钱塘江入海口进入内河。

  按照地图上显示的地理位置,他最终选择在后世魔都附近的一处地方登陆。在北宋时空那里并不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地区,大宋官府的力量不算太强,而且距离内河与大海都不远,进可以够到苏、常二州,退也能够掳走昆山、常熟一带的人口,是比较适合的地点。

  不过方腊的势力距离此处尚远,他没必要急吼吼的采取军事行动,只有让两浙路的百姓知道义军的危害,他们才会配合行动,否则事倍功半反而不美。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强行劫掠的。

  杜昱选择一处相对隐蔽的地方设下时空锚点,随后便乘船返回,这次舰队从钱塘江入海口直接驶入内河,准备冒险行动。

  此时方腊的义军尚在清溪、睦州一带活动,不过义军的队伍已经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庞大,他们在在青溪县息坑全歼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兵马都监察颜坦被杀。随后,乘胜进取青溪县,俘获县尉翁开。

  如今兵临睦州,兵锋所指令人胆寒。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