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迫切_穿行宋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有了第一批的云字辈教徒。

  “多谢道长。”一位叫李同的村民带头致谢。

  “善信必不客气,请便。”道士云鹏说道。

  村民们也不客套,便安静的围坐在偏殿一角的铜炉边取暖,有胆大的还偷偷的抬头四处张望,观察墙面上的壁画到底画了些什么内容。

  “云平取些炭来填上,另外再烧些热水与这些善信。”

  “来了,师兄这就上炭。”外面又一位锦袍道士走了进来给铜炉加炭。

  这些村民还真就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积善寺的老僧人也非常和蔼,或许也有心给他们生火取暖,但他们没钱啊。

  铜炉取暖每人又发放一大碗热茶水,村民们的身子一下就暖起来,心里有话想议论一番但又碍于场合不太敢。

  不过他们的心里,这些道士的第一印象简直不要太好。

  “云鹏师兄,村民已经安顿好,没什么异动。”那位叫云平的道士说道。

  “那就好,我去后面告知掌教。”云鹏说道。

  前面的人做的还算不错,坐镇后面的杜昱倒也安心。只是他也知道想要像方腊那样传教还要有一个切入点。

  方腊的摩尼教在江南地区广为传播也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在的,那就是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为青楼天子赵佶大肆收集花石。

  原本出身底层的朱勔不但没有造福家乡,反而祸害起来好不手软,贪得无厌搜刮民财那是常规操作,更厉害的是为了一块花石甚至不惜挖坟毁屋,弄得江南百姓民不聊生。

  朱勔自己更是生活奢靡,还大兴土木兴建私人园池,所有花费不用想全部是来自对百姓的搜刮。

  有这样的人为祸一方百姓自然苦不堪言,方腊那套‘过去,未来’的摩尼教才顺势而起爆炸式的发展起来。

  在大宋北方的河北两路,虽然也不缺少贪官污吏但像朱勔那样的还真没有。尤其是在天桂山附近的居民,他们更痛苦的是契丹人的打草谷。·

  可以说玄法教派面对的情况天生就不如方腊的摩尼教那么利于发展壮大,这也让杜昱陷入苦思。

  很快天光大亮,外面的温度也渐渐升高。

  在玄法观中休息的村民们小心翼翼的将喝茶的大碗放好,向候在一边的云鹏稽首道谢然后安静的离开道观去集市上做事。

  来赵家集赶集的人还真的不少,这里也是宋辽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前来做不怎么么能见光生意的也大有人在,因此也算得上鱼龙混杂,什么来路的人都有。

  杜昱在观中苦思而不得,便想出来透透气。顺便观察一下,看看千年前的赶集和后世的赶集有什么不同。

  换上一身便服,杜昱带着焦挺和一个小厮从玄法观后门出来绕个大圈来到集市上闲逛。

  绝大多数人都面有菜色衣衫破烂不堪,一看便是附近的村民。仔细观察他们来集市多是以物易物的交换,甚至连铜钱都没有,而且多是以自家养的鸡或者鸡蛋来换盐巴茶叶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杜昱见到这种情景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谓经济好的大宋就这?自从他得到金手指,穿越来这个疑似水浒世界的大宋入眼所见,就没有见过那里得百姓过的好,或许赵官家的东京汴梁会好上不少,不过想来也是豪门贵族的幸福与普通百姓无关。

  心情有些沉重的杜昱,对发展教派的意愿更加迫切了。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