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70章 税务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们技术好,松江府可比不上咱们!”

  听到这,公孙烨骄傲道:“您算是说对了,松江府那些民窑不提也罢,内务府定过几次?一次也没有。”

  “宫廷的用具,可是都在咱们景德镇。”

  罗家窑给西夷人定做瓷器的事一传开,立马在景德镇掀起了热潮。

  大大小小的民窑争先恐后地做了起来。

  内务府见此,自然不能不管不问,直接道:

  “皇后娘娘八月过寿,可不能耽误了,尔等可得做出上等的瓷器献寿!”

  一瞬间,叫苦声不迭。

  给内务府做瓷器,可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名声。

  带着宫廷两字,卖出去的瓷器都比其他窑贵上几成,甚至能翻几倍卖。

  谁也不敢耽搁。

  皇后娘娘四十五岁整寿,谁也不敢乱来。

  对于献礼,陶柳山则丝毫不担心。

  虽然他也自鸣钟场也是被内务府经常采购,但谁在寿辰送钟的?

  内务府没有谁嫌活的命长。

  故而,其他行业立马投入到热情之中不同,陶柳山则在工场中闲逛着。

  这些年来,借鉴于西方的自鸣钟,他很是钻研了一番,雇佣了大量的人才。

  于是,就有了药师如来钟,观音菩萨钟,关公钟,乃至于特制了孙悟空钟。

  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

  也是如此,他的钟场在天津府雇佣了上百名工匠,忙得不曾停歇。

  但就算如此,也完不成多少订单,不能再赚更多的钱了。

  对于商人来说,这简直是要他的命。

  也正是如此,许多生意都流向了他的那些竞争对手们,他简直是茶不思饭不想,瘦了好几斤。

  不过,坐着不动并非他的性格。

  工匠稀缺,钟表匠本来就没多少,学徒初师也得好几年,这还是师傅认真教的结果。

  不然的话,十年八年才会收获一名普通的工匠。

  这一招行不通,那就只能从增加效率下手了。

  作为商人,他敏锐的察觉到,许多负责军队衣食用度的场子,却从来不曾短缺过,速度极快。

  要知道,北京城外的京营十几万,还有十几万边军,夏装,秋装,可耽误不得。

  所以向他们借鉴是最好的方法。

  找了一些关系,他终于联系到了一个担任组长的男人。

  愉快的吃喝结束后,陶柳山毫不犹豫地问道:“你们工场只有几百号人,怎么短时间内做几万件衣裳?”

  “临时招募零工的百姓!”

  男人毫不迟疑道:“到时候一次性招和几百人就成了。”

  “他们都是生手,能做好吗?”

  “又不是让他们直接做衣裳,裁剪布料,缝补谁不会?”

  “这能省出不少的时间。”

  “我们做鞋子,有人纳鞋底,有的裁布,有的顶针,各有各的活……”

  这时候,陶柳山恍然。

  原来是把一件活分解成许多活,所有人就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自然速度就快了。

  这么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