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0章 煤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臣僚的弹劾,要求禁断秦学。

  朱存槺看着手中的题本,一时间眉头一紧。

  理学大成是在南宋时,而真正的成为官方显学是在元朝,明朝一以贯之。

  而在安南,也是在黎朝独立后,效仿大明进行科举制,理学也自此传遍了安南。

  所以理学对于安国来说,已经浸入骨髓,很难根除。

  如果放任秦学传播,就容易动摇国本。

  但秦学又在大明成为主流,秦国若不跟随,就容易被排斥。

  “头疼!”

  朱存槺觉得这个秦王当的是真难。

  他不仅需要考虑本国,而且还得照顾到大明。

  大明打个喷嚏,他都得抖三抖。

  例如,此时两广总督于成龙正在广西不断地改土归流,本来没秦国什么事。

  但广西与秦国相邻,那些土司们擅长钻山越岭,跑到秦国这边作乱。

  这逼迫秦国不得不提兵万人严防边关,还要经常拿人头送给广西。

  功劳都是广西的,而苦劳则是秦国的。

  小国寡民,不外如是。

  双目撇下,只见票拟上写着:限制秦学。

  看着笔迹,朱存槺就知道是首相刘观的,他才道:“让首相过来。”

  很快,刘观就快步而来。

  刘观是当年秦王府的辅官,秦王就藩后,立马就鸡犬升天,成了一国首相,家族也迁来安南,成为了秦国数一数二的大家族。

  虽然秦国不大,但架不住官大啊,能够照拂到亲眷的极多。

  至少在如今,科举还未完全填充各地官员的情况下,其举荐的私人就很容易谋夺到官缺。

  朱存槺对于这等情况是默认的。

  相较于本地土著,其到底是心向王室的。

  “老臣叩见殿下!”

  “刘卿起来吧!”朱存槺拿起题本票拟:“这秦学又当如何?”

  “殿下,秦学入秦,虽说是件喜事,但对于秦国来说弊大于利。”

  刘观轻声道:“理学在秦国也只是在王畿附近扎根,其余地方普及较少,如果秦国再来,怕是加剧内耗。”

  说着,他直接列举道:“交州府学院私塾,理学有五百余座,而秦学已然达到百座。”

  “其余州府,加一起也才六七百家,秦学只在交州,谋夺理学儒童。”

  “故而,对于如今的秦国来说,需要的是理学,而非秦学。”

  朱存槺点点头,叹道:“但朝廷那里不好交代,诸多文臣武将都为秦学,若是咱们限制,怕是……”

  这话意犹未尽。

  但刘观却明白。

  秦国与大明的贸易,多在两广,黄历山高路远,很难管辖,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所以得罪了地方官,对于秦国的贸易就不利了。

  要知道,在去年,秦国的赋税在粮食七百万石,钱两百万块。

  海关则多达一百五六十万块。

  怎能不让秦国上下不小心?

  “殿下与陛下为父子,言语一声即可。”刘观沉声道:

  “至于两广总督于成龙,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