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代朕出征(零点上架)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着,他面色突然凝重,发出感慨之语:“我等攻襄阳,非为立功,而是以襄阳而迫闯贼归还,解除京畿之危。”

  此话一出,众人面露敬佩之色。

  惠登相与王光恩,更是无话可说,大义压下,只能服从。

  待二人走后,朱谊汐面色一改,环顾众人:“此战,乃是围魏救赵之策,所以,出力之事,不仅要交给惠、王二人,咱们也要出力。”

  “遵命——”

  虽然弄不清楚缘由,但诸将还是习惯性地听话。

  几个月来的恩威并施,榆林营都顺从了,其他诸营更是俯首帖耳,不敢放肆。

  朱谊汐则另有算计。

  数月战事,都是取巧来的,练兵的成效并未见到。

  所以,襄阳城,就是实践,磨砺。

  适当的磨砺,反而有助于军队的整合,提高战斗力,耐力,以及血气。

  ……

  张献忠率领大军,沿着长江逆流而上。

  宜都,夷陵,归州。

  面对声势烜赫的西军,闯营诸将不得不低头做小,归降其军。

  势如破竹,让巴蜀为之震撼。

  巡抚陈士奇大惊失色,张献忠再入蜀,可真的不走了。

  就在这时,名动四川的“曾公子”,曾英,向陈士奇请战。

  无奈之下,陈士奇不得不授其为守备,尝试一二,但其更多的希望,寄托在秦良玉身上。

  四川安危,迫在眉睫。

  ……

  而这时,四川也罢,湖广也罢,整个北京城,最关注的,则是山西的闯军。

  却说,正月,新年刚过,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黄尘之中,朝廷上下大惊,都认为是凶兆。

  此时,余应桂徘徊至陕西,踌躇不前。

  崇祯见之,大怒,直接罢免。

  随即,又让新任陕西巡抚李化熙升任三边总督。

  几日后,平阳陷落。

  崇祯临朝,满怀悲戚之色,叹曰:“朕不愿做亡国之君,但是事事皆亡国之象。”

  “祖宗栉风沐雨才打下的天下,即将失去,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列祖列宗?”

  “我原想,亲自督师与闯贼决一死战,身死无憾,但是却死不瞑目啊!”

  众臣闻言,眉头紧锁,一个个目光流传,就是不吭声。

  这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想要有人去阻遏闯贼,“代朕出征”。

  谁都没那么傻,这是必死的局,无兵无粮,怎么打?

  这时,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李建泰,却突然拱手而出:“微臣家在晋省,敢以请战,散私财,对战闯贼,一雪前耻。”

  “好,好!”崇祯皇帝大喜:“卿家其志可褒。”

  于是,赐下尚方宝剑,兼任兵部尚书,便宜行事。

  崇祯十七年,正月二十六日,崇祯行遣将礼。

  驸马都尉万炜用三牲告祭太庙。

  并且赐宴,口语:“代朕出征!”

  为了打赢这场仗,李建泰甚至让西洋人汤若望都随军出征,负责火攻水战术。

  结果,他刚出北京城,忽然轿杆折断。

  “糟了,不祥之兆!”

  一时间,军心惶惶。

  行军到京南涿州事,就逃散三千多人。

  不久,“兵食并绌,所携止五百人”。

  等到他听说老家曲沃陷落,家财散空,更是病倒,日行不过三十里。

  等走到广宗,守城知县一连三天不准李建泰入城。

  李建泰恼羞成怒,堂堂内阁大学士,督师,竟然被拦在城外。

  于是,这位荒唐的宰辅重臣,竟然下令官兵攻城。

  城攻破后,杀死乡绅,鞭笞知县。

  领兵第一仗,不是闯贼,而是自己家的县城,大显神威啊!

  随即,等他到了保定,就迎来了闯贼刘芳亮攻城。

  知府身死,而他却成了俘虏,贻笑大方。

  ps:一号零点上架,求支持订阅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