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 顺势_明国万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查个水落石出。”

  朱翊钧点点头。

  “但愿如此才好。”

  看到梁大忠离去的身影,朱翊钧思考。

  东厂和锦衣卫的职能完全相同,不过锦衣卫到底是外官,容易受到外朝的干扰。

  所以大明的皇帝更信任东厂。

  又因为东厂都是太监,在内廷和皇上容易接触,权威日重超过了锦衣卫。

  东厂废了立,立了又废,废了再立,经久不衰。

  锦衣卫监察侦缉一切官民,而东厂也是如此,不过,东厂还监察锦衣卫。

  不管是从私人还是公事,东厂天然就压过了锦衣卫。

  所以慢慢的,锦衣卫倒向了东厂,成为东厂太监手里的打手。

  朱翊钧想着,要不要动锦衣卫,又该如何动。

  算了,多事之秋,能少一事则少一事吧,等梁大忠的回复。

  内阁。

  言官考察地方,弹劾黄梅知县违例科派,吏部尚书张瀚奏议,处罚黄梅知县。

  条子到了内阁,张居正看后,却不同意了。

  让言官做事,不是坏事。

  他找来张瀚,说道。

  “县令统辖一地,境内皆其部民,律令森严,谁能欺辱?黄梅举人因为不满,就能聚众举牌闹事,围殴县令,岂有此理?”

  张瀚听闻,问张居正。

  “公决定如何做?”

  “闹事生员殴辱知县,皆革除功名,发落给黄梅知县处置。”

  革除生员容易,而生员背后的关系却不好办,把这份人情给还知县,他才好在地方重复威严。

  张瀚点点头,张居正想的果然周到,这也算是和地方的妥协,如果地方再敢闹事,就严惩这些生员。

  “还有那御史,为何独独参奏黄梅知县?违例科派自有祖制可管,而生员闹事他却不做声。

  不处置殴官猖狂之人,反而归罪于县官,是何政体?此御史姑息纵恶,颠倒是非,今且不追究他的责任,发文给他需用心办事。”

  “此事不禀报圣人?”

  “照发。”

  张居正独断自专,这些破事,都留在他手里吧。

  张瀚点点头,反正张居正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为何说国事之艰呢?官员懈怠有官员的原因,但是事情也真的是难做。

  如果轻松的话,也不会这么困顿了。

  历史几千年,无数事可说,唯几件变法之事大写特写。

  就像一条鞭法,原本是出自嘉靖朝,几十年前大明就想要改革,也大魄力行动了,前后出了四位名臣要领头变法改革。

  最后全部了无生息,在历史中只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笔墨。

  张居正改革,他做不到言出法随,同样是如此艰难。

  刚按下黄梅县之事,还待观后续,此时南京又派来了急件,江西五县同时作乱。

  前后不足三日,京营卫所士兵大闹于顺天府,局势越演越烈,将官无法弹压,聚众者达上千人,劫掠应天府。

  顺天府是何地?

  李现急问朱翊钧。

  “皇爷,此事非同小可,绝不可小视,应立即召内阁商议啊。”

  朱翊钧不为所动。

  “先生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等候先生处理吧。”

  李现着急,皇爷太信任张居正了,这才几年,感觉全国都在闹事,为何一定要变法呢。

  原本就好好的,变来变去事情越来越多。

  作为太监,李现无能为力,请动了张四维。

  张四维告诉朱翊钧。

  “张公是大才,可是人有力穷,如何能与时势对抗,治大国应顺势而为也。”

  见朱翊钧还是一意孤行。

  张四维放了狠话。

  “陛下难道不惧于祖宗社稷之颠吗?”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