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达成协议_财团的诞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来到了5月,新加坡那边已经暗中收购了杨协成集团4.9%的股票,即将达到举牌线,为了不暴露意图,黄汉伟已经停止了操作。

  刘元昊觉得与杨协成集团第三代掌门人杨至耀见面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通过黄汉伟与杨至耀相约会面。

  杨至耀生于1932年,15岁时就被送往爱尔兰留学。毕业后,他没有回家族企业工作,而是到雀巢公司做了一名分析师。

  1958年,回到新加坡的杨至耀在杨协成公司负责化学分析实验室,并参与公司经营。

  在事业经营崭露头角的同时,他也受到新加坡工商界的重视,曾于1964年起历任新加坡厂商公会执行委员会副会长、会长。

  这样一个本应大放异彩的商界精英,却因为股权分散,在杨氏家族内部处处受制,提出的投资策略要么表现平平,要么失败退场。

  原因也很简单,杨氏家族的其他人不愿意看到他一家独大,担心他把公司股权再度归拢,使其他人的利益受损。

  到刘元昊约他见面时,杨协成集团的内部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新加坡拉古娜乡村俱乐部,刘元昊和杨至耀约在了这里会面。

  两人先是一番客套寒暄,然后刘元昊表明了来意。

  “杨老,这次来新加坡约你见面,是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杨协成集团4.9%的股权,所以特意过来跟你打个招呼。”

  “我早就发现有人在暗中收购公司股票了,只是没想到那个人是你。

  我看你这次来也不是打个招呼这么简单,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我一把年纪了,没什么是我不能接受的。”

  杨至耀表情很淡定,像是来之前就已经猜到了刘元昊的用意,而他的话里听起来也有放盘的意愿。

  “那我就冒昧直说了,我有意控股整個杨协成集团。”

  “杨协成私人控股公司掌握了集团51%的股权,你拿什么控股?”

  杨氏家族控制杨协成集团就是通过这家私人控股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股权又被平分为七份。

  杨至耀只能掌握其中的七分之三,没过半数就拿不到控制权,所以才会处处受到掣肘。

  按理来说,杨氏家族控制的股份这么高,只要内部稍微团结一些,就没有外人的机会,但凡事就怕万一。

  “我当然知道这个情况,所以才约你在这里见面。我相信杨老对于家族内耗应该感到很伤心,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再继续下去。”

  “所以呢?”

  “只要杨协成集团还在杨氏家族的控制之下,内耗就无法避免。所以杨老还不如把这家私人控股公司解散,把你这一系的股权卖给我,这样一来,家族内耗的问题就一劳永逸的解决了。”

  杨至耀被气笑了。

  “你这个说法倒是新鲜的很,我把家族企业的股份卖给伱,那我不成了家族的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