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6章 ,写生,悄悄完成的作品_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的树从向后移动成为陪衬。

  在考虑这幅画的时候,他借鉴巴比松画派画家柯罗的构图,以树木为画面主题,同时借鉴印象派对色彩和光影的处理手法,力求让画面效果生动。

  他用炭笔完成起稿,开始铺第一层色彩,这层色彩很薄,能分出天空地面树丛等几个大的块面,力求概括,所以,很快完成。

  画第二层颜色的过程,也是完善主要形象和层次的过程。

  他画好梧桐树干与树冠的关系,描绘出树丛中透出的阳光,以及部分树叶脱落的树枝,然后,一气呵成的画完作为陪衬的树丛,以及远景的天空、近处的草地和湖面。

  因为提前考虑过色彩的安排,所以在描绘过程中,做到了笔触精准。

  姜哲后退两步,观察画面。

  油画材料的特质与水彩相差极大,近看有色彩层迭加的肌理,远看有色彩和空间层次的视觉冲击。

  他看出一些问题,开始调整收拾。

  虽然用油画创作的次数不多,但得益于绘画基础和提前准备,这幅画还是顺利的完成。

  姜哲再次审视画面,让梧桐树和一部分树丛,占据画面的主要位置,枝叶间散发着点点光斑,树叶仿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湖畔倒映出来天空和树木的色彩,阳光洒在湖面和草地上。

  他觉得,画面还缺少一些东西,略作思考之后,决定给画面更加一些有趣的细节。

  他用小号画笔,在近景和树丛中,画了几个人物,作为点缀。这些人物有行人,有写生的人,还有正在教儿童走路的妇人。

  人物所占画面比例很小,甚至有点模糊,但能起到活跃色彩,增加生活气氛的作用。

  姜哲看着画面,觉得可以停笔了,就用系统审阅画面,得到的评价是佳作,算不上精品。

  他正在反思的时候,看到秦教授转回来,急忙拿着作品过去请教。

  秦教授让姜哲把画放回架子让,端详半晌后,缓缓说道:“我刚才从远处看你这幅画,感觉整幅画的色调和层次没什么问题;从素描关系判断,也没有问题。整体看不错,但是,总感觉有些放不开。”

  他的视线转向姜哲。“你的基础好,掌握油画材料和技法很快,都是优点。但是,考虑的过多,每一笔都力求准确,就容易显得油滑。

  我给你几个建议,从中景开始,弱化一些变化,让色彩变化微妙一些,使用笔触的时候,体现一些生拙的味道。”

  他看到姜哲在思考,就解释道:“我只是建议,不一定对。你可以再看看几位大画家的作品。不着急,慢慢画。”

  姜哲向秦教授表示感谢。

  秦教授去看其他同学的画。

  此时,陆续有同学完成作品,开始相互交流。

  姜哲看看时间接近中午,就把工具收拾好,提着箱子走到紫藤花长廊,观摩国画专业学生的作品。

  他看到兰馨把毛毡和宣纸用夹子固定在画板上,正在用毛笔进行勾线。

  走近一些,看清楚她画的也是同一片树林,但处理方法,更接近山水画。

  兰馨看到姜哲走过来,只是抬头对他一笑,就继续作画。

  付敏和几位同学背着工具,路过附近,看到姜哲,大声招呼:“姜哲,一起去吃饭?”

  姜哲答应一声,回头和兰馨几人打过招呼,和几位同学一起去找吃饭的地方。

  兰馨看到姜哲走远,重新打开速写本。最新的一张,画的是姜哲写生时的场景。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