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2章 祠堂碑_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2章祠堂碑

  经过之前渣土车的排队倒土,现在过来的车要少很多,但最多不超过10分钟就会有一辆。

  武元胜这边,还没寻找的土堆只有三堆,最边缘处,已经没了地方倒土。

  汪老板没看他旁边的几堆土,可能是觉得他寻找过。

  把最后三堆土看完、探测完,推土机已经推开了那个有陶瓷玩具的土堆。

  带上工具,他向推开的土层走去。

  刚才在三个土堆寻找,他找到了一个稍微有点豁口的仿“哥窑”小香炉,探测到了一把镇尺。

  香炉不大,灰白色,钵盂的形状,有三个很矮的底足,高度只有10公分左右,顶口直径约9公分。

  豁口的地方也不算大,小指甲壳大小。

  看年份,是晚清或者民国时期的物品。

  走到推开了的土层旁边,他找了个位置,把装瓷片的蛇皮袋放到地上,然后拿着探测器边探测边寻找起可能存在的陶瓷哨子。

  到十点半的时候,一辆渣土车倒下来的渣土有一块很大的石碑。

  武元胜的观点是寻宝的人多,是好事,大家能够多发现、多保护一些物品。

  接下来的时间,他跟着过来的渣土车探测,没有刻意寻找那种罐藏或者东西集中的物品。

  只要信号稳定,数值高,他都会把发现的物件挖出来。

  看见他后,也跟他打了招呼。

  他是一直跟着车捡瓷片的。

  年份应该是民国时期的。

  胡至祥从最初的捡铁、捡瓷片发展到现在也用探测器探测。

  发现它的时候,是在一大块泥土的旁边,露出的部分很少,要不是探测器刚好扫描到那個位置,很难看见。

  寻找完这堆土,他又找到了五个陶瓷哨子,其中有两个完好的,三个残缺了。

  看见这个,汪亮上前把它抢了去。

  毕竟倒在土场的东西,不被发现的话,它们很可能会一直埋藏下去。

  他们现在基本上都是白天休息,晚上通宵。

  在他寻找的时候,徐大痣、王坤云过来了。

  同样问了他运气咋样,他说来的不久,运气一般。

  再说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探测,根本忙不过来,挖东西太耽误时间了。

  这种开片形式的瓷器,看久了,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美。

  期间又来了两位同行,胡至祥跟薛猴子。

  镇尺是铜的,一面刻有花卉图案,一面刻有计量符号,能测量一定的长度。

  考虑到捡到的瓷片有三十多斤了,提着不方便,他返回了一趟面包车那里。

  “汪老板,这东西一看就像是一块墓碑,你那么着急抢,不怕惊扰到下面的亡灵吗?”

  见他这样,薛猴子跟他开玩笑道。

  老城区,一些人家里房子门前的地面,用石碑啥的垫路,跟正常,这种情况,在乡下也有。

  曾经的穷人家,没钱盖房子,一些不讲究的人,不情愿盖土房子,到处找墓砖盖房的都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