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8章 我这里还有几颗祖传的金豆 金粒,你_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形挂饰、一个莲蓬形的“权”(秤砣)。

  鱼形挂饰长约七公分,最宽宽度约四公分,身上鳞片纹饰清晰,看上去很精致。

  莲蓬形的秤砣不算大,底面直径四公分左右,高约三公分,重约一两。

  小铜斧长七八公分,最宽宽度四五公分,最厚厚度约1.5公分,斧口部分有些豁口。

  残了的铜剑剑头部分,也只能当标本用,价值不大。

  昨天在面上捡了一遍,今天探测时,发现的陶瓷器很少。

  不过他还是捡了几样,其中有残了的瓦当,带纹饰的陶器残片等。

  上午半天时间,收获也算不错。

  收拾好东西,坐到面包车里,洗了手,拿出带过来的干粮,武元胜吃喝了起来。

  刚吃一会儿,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一下,是一个陌生号码打过来的。

  divclass=contentadv接通电话,那边说话的是昨天中午卖给他一些古玩物品的女房东。

  她告诉他,村子里还有人家里有古玩,想卖给他,问他现在有没有时间去她那里买东西。

  有人卖东西,他肯定会去看看。

  跟房东说他离得不远,十几分钟就能到,让她把想出售物品的人都喊过来,又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快速吃完带过来的“干粮”,他开着面包车直接向修路那边的房东家走去。

  离开土场不远,他看见有装满渣土的渣土车往土场那边驶去。

  看来下午土场又要倒渣土了。

  到了地方,他看见房东在院子里,正跟几个人聊着天。

  一点多的时间,修路的工人已经出门上班去了。

  “武老板,这是我们村想卖东西给你的人,东西他们已经带过来了,你看看!”

  见他走了过来,房东说道。

  接下来他开始看起他们带过来的物品。

  几人带过来的有两个青花罐,一个陶罐,一个青瓷的四系罐,一个磁州窑的土地爷,一些铜钱铜元。

  一口铜钟,一个青花瓷烛台,一些民俗的石臼、煤油灯、算盘等物品。

  两个青花罐,看上去是民国时期的,面上画的是简单花卉、山水图案。

  陶罐是黑陶的,不算大,应该是汉代的物品。

  青瓷的四系罐高约20公分,肚上最大直径约16公分,看着很高档,年份最晚能到宋代,这个是所有物品里面最好的一件。

  磁州窑的土地爷高约15公分,这个应该是明朝时期的,底口有一点点残缺。

  铜钱、铜元有两三百枚,他看了一遍,里面有一枚大观通宝,一枚咸丰当十,两枚雍正、一枚顺治背一。

  钱币还是很不错的。

  铜钟高约一尺,像个喇叭,素面无纹饰。

  武元胜找了一根小钢筋,提起钟试着敲了一下,感觉铜钟似乎也是响铜,声音很脆很响。

  看年份,估计至少到民国。

  青花瓷烛台有两层,画的是缠枝莲,高度约22公分,看着很小巧。

  看好东西后,他跟他们几人商量起了价格。

  其中两个青花罐,一起500元。

  陶罐跟四系罐,是一个人的,出售罐子的老板要1000,他以为陶罐比四系罐贵。

  试着还了100块钱的价,900元,那人同意了。

  磁州窑的土地爷,300元,主要是有一点残缺,不然出售这件物品的人,找他要800。

  铜钱、铜元,一起1000块钱。

  铜钟因为是素面的,商量的价格是200块钱。

  青花瓷的烛台,300元。

  那些民俗生活用品,花了400块钱,主要是有两个石臼、一个石盆,一套小号的石磨盘。

  谈好价格,在付了购买他们物品的费用时,武元胜还递了100块钱给房东,感谢她帮自己介绍生意。

  “我这里还有几颗祖传的金豆、金粒,你要不要?”

  把购买的东西都放到面包车上后,几人中,一名年龄看上去差不多60岁的男人跟了过来,小声对他说道。

  “要!我先看看。”

  对于这种历史悠久的东西,哪怕含金的纯度没有现在提炼的纯度高,价值也不会比纯金的低。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