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7章 城中村拆迁区,比乡下的拆迁区,还_重生13,从大拆迁寻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个,都是面盆,一个黑釉的,一个黄釉的,素面无纹饰,看上去很厚实、美观。

  坛子、罐子家家户户都很多,他选了四个放到市场就会有人购买的。

  这四个坛子、罐子,有一个写着“年年有余”的坛子,一个写着“酒”字的坛子。

  一个“福”字四系罐,以及一个花鸟图案坛子。

  在寻找这些坛子、罐子时,他还发现了一个印有暗记的大罐子,可惜破了。

  这个暗记是印的文字,写的是“御隆號”。

  divclass=contentadv估计是一个商号专用的罐子。

  罐子很重,有大几十斤,看着像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捡了一块砖头,他干脆把它打得更破了,把带着“御隆號”文字的残片捡了起来。

  哪怕是残片,肯定也能卖钱。

  火笼缸是剔花的,简单的花形图案,提柄麻花形,连接烘笼主体的两端有两只蛤蟆的造型。

  夜壶球形,口很大,素面无花纹文字。

  乡下人搬家,一些碗、盘子、瓷茶杯、玻璃杯子可能会带走,但搪瓷杯、搪瓷碗、搪瓷盘,大多都是不要的。

  武元胜找到的有两个稍微好一些的搪瓷杯,一个搪瓷壶,一个搪瓷盘。

  搪瓷杯,一个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文字以及图案。

  另一个是“最高指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搪瓷壶面上画的是三匹马的图案,看底款年份,是1965年。

  搪瓷盘是一个果盘,面上的图案是“囍”字花卉。

  搪瓷制品,时间久了,都有一些磕碰,它们的品相,都不是特别好。

  农村人家里,民俗用品,特别是农具,那些年代久,要坏还没坏的,没有被带走的很多。

  在这几家人的家里,他找到了一对秧马,一个量米用的升子,一个鱼篓,一个小青石碾子。

  秧马是农具,就是一个小凳子钉在一块两边向上有弧度的木板上,外形有点像小船。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这种农具,一般是拔秧苗时用的,以前也见到过,但不多。

  其它的农具,感觉太常见,在城中村拆迁区,那些顶棚上面,都能找到,他并没有要。

  量米用的升子,曾经很多人家里都有,这个寓意好,每次看见,只要不是坏的,他都“收”了。

  鱼篓是竹子编制的,这东西不值钱,但看见了,作为一件民俗用品,他还是把它拿了起来。

  小青石碾子长约80公分,最大直径约20公分,重量差不多100斤。

  看着很小巧,比起那些几百斤重的、搬不动的大石碾子,他更喜欢这个。

  下午的扫荡,武元胜发现,农村人,还是不像城里人那样,家庭条件好。

  毕竟以前的他们,没有地方上班,也没有稳定的收入。

  各家各户,搬家后,大多东西舍不得丢下,都带走了。

  这或许跟有的人不去市区买房,还要重新盖房子也有一定的关系。

  而城市拆迁,很多人拿到了拆迁款,都会重新买房。

  买了新房,会重新装修,置办新家具,购买新的生活用品,一切换新。

  下午寻找的这几户人家,也不像城里的棚户区那些人家里一样,他们家里,基本上是看不到花盆的。

  经济条件不同,家里用的东西以及留下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点从每家每户使用的物品、装修情况就能反映出来。

  通过城乡不同地方的寻宝,他能感觉到,城中村拆迁区,比乡下的拆迁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到五点半左右,把找到的东西都放到面包车上,他就开着车返回了。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