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五十九章 打压内廷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蛮荒苦寒之地都被李云天治理得井井有条,那些沿海地区的百姓更是不在话下。

  尤为重要的是,宣德帝从交趾的海外贸易上看到了与海外国家通商的重要性,再加上李云天提出经营琼州岛和琉球岛以消除倭寇在海上根基的建议,使得宣德帝有逐步放开海禁的想法,他相信老成持重的李云天能办好这件事情。

  因此,李云天借着扩建京城和平定倭寇的由头,成功从京城纷繁复杂的政局中抽身而出,一心一意地经营着讲武堂的地盘和产业,反正讲武堂的利益与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利益也没有冲突。

  按照宣德九年制定的计划,李云天将在宣德十年前往东南沿海率水师清剿倭寇盘踞的琼州岛和琉球岛,只要将这两个地方拿下的话倭寇在海上就没有了落脚之地。

  三月下旬,就在李云天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南下事宜的时候,忽然接到了太皇太后的懿旨,让他进宫见驾。

  李云天接旨后不敢怠慢,连忙乘坐马车急匆匆赶去了紫禁城。

  由于正统帝年幼朝中的文武大臣本想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以皇祖母的身份代正统帝行使皇权,毕竟皇权掌握在天子手里,杨士奇和张辅等辅政大臣虽然权力显赫但终究只是辅佐正统帝的臣子,在国家政权事务上无法越俎代庖,需要太皇太后来定夺。

  不过,太皇太后以明太祖的祖制为由拒绝了垂帘听政,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会对朝中的事务放任不理,正统帝现在无法亲征她岂会将朝中的大权交给朝中的大臣?

  可太皇太后再厉害也只不过是一名女子,对政务上的事情并不精通,因此她就效仿了宣德帝,重用了被宣德帝所扶持起来的司礼监,将辅政大臣们所上报的奏章交由司礼监的太监们审核,然后将结果上报给太皇太后,用司礼监来牵制那些辅政大臣。

  由此一来,原本陷入困境的司礼监在宣德帝驾崩后迎来了新的曙光,有了新的靠山。

  然而,与先前宣德帝时期不同的是,因为宣德帝把一些权力下放给了辅政大臣,所以辅政大臣上报给太皇太后的都是朝廷的大事,其余的日常事务可以由辅政大臣议决,这样一来司礼监的权力也相应被削减,使得其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与辅政大臣相抗衡。

  宣德帝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正统帝登基后内廷和辅政大臣们争权,那样的话大明的政局将会被搅得鸡犬不宁,为了使得那些辅政大臣能安心处理政务宣德帝故意限制了内廷,以免与辅政大臣冲突。

  很显然,宣德帝驾崩后太皇太后肯定会肩负起维护皇权的重任,由于大明的外戚被禁止从政,那么能被太皇太后相信和依仗的人也只有内廷了,宣德帝可不想在正统帝亲政前内廷仗着太皇太后与辅政大臣们相抗衡,那样局势将不堪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