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六十三章 商道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来无疑就握住了朝鲜国货品的流通,届时将给朝鲜王沉重一击。

  朝鲜国最基础的经济来源是农业税收,税收以贡米为主,杂以少量的地方土特产,很少征收货币地租,因此农业成为经济的关键,这也是李云天肯出大价钱从朝鲜购买军粮的重要原因,想要以此来笼络朝鲜国的农户。

  因此,土地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朝鲜王朝的太祖在朝鲜国立国后确立了高丽王朝末期开始的科田制,废除了贵族占有大片土地的陋习并解放了大批奴婢,不过可惜的是朝鲜国的奴婢现象依旧十分严重,而两班贵族们通过科举侵占土地的情形也日益严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贸在朝鲜国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与大明之间的贸易更是变得日益频繁,商税已经成为了朝鲜国的一项重要税收。

  宣德年间,大明的经济在宣德帝休养生息国策的推动下逐渐走向繁荣,对朝鲜国的那些高档特产,如人参、高丽纸、裘皮、海产干货等的需求也变得十分巨大。

  汉城、义州和开城的商人,也就是京商、湾商和松商每年可以给朝鲜国带来近百万两的白银输入。

  朝鲜国本土金矿和银矿稀少,要依赖外界的输入,主要是从日本国的输入,朝鲜国的商人除了与大明贸易外还作为大明和日本国贸易的中转商,用从日本国贸易得来的白银购买大明的丝物,再将大明的丝物运到日本换取白银。

  据史料记载,朝鲜国“贸白丝于大明者,皆入倭馆,则辄得大利。白丝百斤,贸以六十金,而往市倭馆,则价至百六十金,此大利。故白丝虽累万斤,皆能售之”。

  为了挣脱商业上的主导权,松商在人参批发和出口贸易活动中与京商、湾商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纷纷与大明和日本国进行三方间的国际贸易。

  他们通常从朝鲜寺庙里的生产者那里大量买进高丽纸,从东部海岸买进海带、海参等干货,从中部和北部山区猎人那里买进水獭、豹、虎等野兽的毛皮,从大明进口白丝、锡等物,从日本国进口红铜、铁器等物。

  此外,朝鲜国通过大琉球向南洋的转口贸易也有发展,从南洋进口药物、香料和珍珠、玳瑁、珊瑚等奢侈品,在琉球王国都城首里城出现了专门航行到朝鲜的琉球国贸易船。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王朝立国后与和大明、日本国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其中与大明的贸易包括三种类型,既官方的朝贡贸易、官方人员的夹带的走私贸易和民间的走私贸易。

  其中,除了牛、马、盐、铁等商品外,由于朝鲜国盛产人参,因此朝鲜国对大明最重要的贸易就是人参贸易。

  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朝鲜国允许到大明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每包人参为1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