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八章 借道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筑物,是举行正式仪式以及接受百官朝会的场所。

  思政殿位于勤政殿后方,是朝鲜王的日常办公场所,“思政”意味着深思国事,细心虚理。

  “借道?”此时,思政殿的王座上,一名身穿亲王蟒龙袍的中年男子皱着眉头望着躬立在面前的李稷,脸上的神情变得有些难看。

  这名中年男子就是朝鲜王李裪,也就是朝鲜王国后来大名鼎鼎的世宗,此时年近四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朝鲜太宗有四个嫡子,分别是长子即世子李褆、次子孝宁大君李补、三子忠宁大君即世宗李裪、四子诚宁大君李褈。

  按理世宗李裪并不是继承王位的第一继承人,而应该是当时的世子李褆,并且世子李褆还曾前往明朝觐见过永乐帝。

  据《明史朝鲜列传》记载,“永乐六年,世子禔来朝,赐织金文绮。及归,帝亲制诗赐之。”

  不过,在永乐十六年时太宗却废掉了世子,改立了李裪为世子。

  据《明史朝鲜列传》记载,“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

  至于何谓的“不肖”为何,朝鲜王朝的《世宗实录》解释是“嫡长子褆为世子,迨年既冠,不好学问,沉于声色……”

  因此,在朝鲜众臣的奏请下,李裪以天资聪慧和好学不倦为名,成功地成为世子。

  虽然文史上对李裪成为世子三言两语就揭了过去,不过联想到朝鲜太宗时的两次争夺王位的“王子之乱”,李裪的成为世子很显然也经过了激烈的权力争斗,最终成功挤掉了世子李褆。

  李裪继承王位后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不仅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还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六曹直启制”和“议政府署事制”,并且让世子协助处理庶务。

  因此,朝鲜王朝初期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世宗年间得到了改善。

  李裪还制订了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

  不仅如此,他还对当时朝鲜农业表现出极大关注,毕竟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为了减轻农民贡税负担,设置贡法详定所,由其制定了田分六等法、年分九等法、结负法,按照田地等级和年份丰瘠征收不同水平的赋税,并且在发生水旱灾害时提供救济。

  正是在李裪当政的时期,对当时朝鲜王国东北的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攻占了北部边疆地区的大片土地,设立了西北四郡和东北六镇,使得朝鲜王国的疆域领土北扩到了鸭绿江南岸。

  所以,李裪在位时可谓文治武功,故而被朝鲜王朝的后人所敬仰,不仅在立有巨大的塑像,而且头像还出现在了钱币上。

  作为一名文武兼备、胸怀大志的君主,李裪自然对大明心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