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七章 赈济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心,他下令官府将宣化仓的粮食以平价卖给城里的百姓。

  这使得宣化府居高不下的粮价一夜之间就跌落了下来,宣化城那些高价收购粮食企图屯粮赚取暴利的粮商为此受到了重创。

  宣化城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蜂拥到官方的售粮买粮,在经历了两天的疯狂抢购后,居民们发现官府售粮依旧堆积了大量的粮食,购粮的**顿时消退,使得宣化城度过了恐慌性购粮的风潮。

  面对眼前这种糟糕的局势,宣化城的粮商很快就做出了两个不同的选择,一些粮商迅速将粮价调到与官府的标价一样,趁着居民需求量巨大的时机清理手中的存粮。

  另外的粮商则死咬着粮价不放,他们认为交趾的战争还要持续很长时间,而宣化仓的粮食是交趾唯一的战备储粮。

  因此,他们推断李云天不可能全部用来满足宣化城居民的粮食需求,毕竟交趾其他的州府也缺粮,所以宣化城的粮价很快就会再度涨起来。

  可惜的是,这些倒霉的粮商并不知道李云天已经从太平城调粮,满足宣化城百姓的粮食需求一儿问题也没有,而且明年三月份之前那些获得交趾粮食专营权的商贾会把李云天预定的第一批粮食运来。

  只要过了夏天,交趾的粮食压力将得到有力的缓解。

  交趾的气候和土壤适合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明年夏天是收获早稻的时间,这批粮食将解决交趾百姓的吃饭问题。

  经此一事,那些赌交趾会继续缺粮的粮商损失惨重,很显然当宣化府的粮食需求达到饱和后,他们的粮食唯有降价,否则难以有吸引力。

  一连五天,李云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他不仅要处理那些灾民的事宜,给灾民划分开荒的地区以及确定以工代赈的工程,而且还要制定征召管理灾民事宜人员的规章制度、从宣化府士卒和土兵中征募骁武军士兵等等,可谓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李云天坐镇宣化城,整个宣化府的局势迅速稳定了下来,被叛军搅得惶惶不安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叛军打过来。

  就在第六天,赵卫德派去三江府打探消息的人急匆匆地赶回,带来了一个李云天不愿意听见的消息,他所担心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王通已经率军撤离交州城,在三江府境内接到李云天的军令后就地驻扎。

  原来,与黎利结盟后的第三天,王通离开了交州城,将交州城拱手让给了黎利,使得黎利兵不血刃地就得到了这座交趾最坚固的城池。

  王通撤离的时候兵分两路,一路由交州守备中官山寿与荣昌伯陈智等人去新安府,从新安府的云屯码头登船经水路回广西钦州,另外一路由其亲自率领,与交趾镇守中官马骐等人经宣化府到广西太平府。

  据赵卫德派去的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