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未雨绸缪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汗和蒙哥大汗都以挥霍无度著称,他们购买奢侈品主要以贵金属支付,对部分拖欠的债务甚至以未来的战利品做抵押。

  另外,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夺汗位混战了四年,这场耗资甚巨的内战使得蒙古帝国的财政状况进一步恶化。

  众所周知,大明银矿匮乏,而倭国的银矿却非常富有,在古代数百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地和出口国,故而这个盛产白银的岛国在急需解决财务困难的蒙古贵族眼里是块不折不扣的肥肉。

  因此,解决蒙古帝国财务问题也是忽必烈东征倭国的一个潜在因素。

  史记,蒙元第一次东征倭国是公元一二七四年,蒙元的远征军从高丽的港口扬帆出海,驶往倭国的九州岛,远征军将士共两万五千人,其中蒙古人和高丽人大约各占一半,还有部分女真人和少量汉人。

  远征军的统帅为蒙古人忽敦,两位副统帅为高丽人洪茶丘和汉人刘复亨。

  元军航行至博多湾时首先攻占了对马岛和壹歧岛,然后分三处在九州上岸攻入内陆。

  三路进攻的军队中,一路为主力,两路为策应,主力部队的登陆地在长崎附近。

  面对蒙古人的忽然袭击,倭国的镰仓幕府调集部分正规军迎战,九州沿海各藩也紧急组织武士和乡民参战。

  据史料记载,惨烈的战斗进行了二十多天,刘复亨在激战中阵亡,元军折损大半后退回海滩依托回回炮防守。

  至此,元军伤亡惨重败局已不可避免,由于箭和粮用尽无法继续守住阵地,故而只能在抵抗了一番后登船撤退。

  对第一次东征,李云天通过查阅大明和倭国留下来的史料得知,由于倭国人的战术较为落后,因此在开始的战斗中有着巨大的伤亡,但他们的凶悍程度超出了蒙元军队的想象,可谓悍不惧死,因此成功阻止了元军的推进。

  而且,在相持了几天后倭国人渐渐适应了蒙古人的战术,于是就开始反击,主要由武士组成的日本重骑兵队尤为英勇,他们在弓箭手的支援下冒着箭雨列阵冲击蒙元军队的阵营,与蒙元军队的士兵贴身近战,导致蒙古人的弓箭优势失效,最终败退。

  值得一提的是,在返回高丽的路上元军的舰队遭受了风暴袭击,遭受了一些损失,但大部分船只安全回国。

  蒙元的第一次东征被倭国称为“文永之役”,纵横天下的蒙古人第一次在东亚遇到了战斗力和勇气都不逊于他们的对手。

  由于高丽人在战斗中主要负责近战,因此遭受倭国人的正面冲击而损失惨重,故而高丽人对倭军的战斗力,尤其倭刀印象深刻。

  据传,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倭刀一碰即断,由此可见倭刀的厉害。

  相对而言,使用弓箭的蒙古人损失一些,倭国的弓箭虽威力强大但射程很短,不能跟蒙古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