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紧急诏令_执宰大明朱元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可惜正统帝太过年轻,而文官集团里的那些重臣又都是资历深厚的数朝老臣,这就使得正统帝要想掌控文官集团非常不容易。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内廷登上大明的历史舞台,文官集团为了自保自然要联合起来对付内廷,这也成为了正统帝与文官集团间的一大阻碍。

  不得不,内廷的出现虽然有利于巩固皇权,但同时也加剧了皇权与臣权的对立,给正统帝这种少年天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黄昏时分,紫禁城,乾清宫。

  正统帝面无表情地坐在软榻上翻阅着手里的奏章,一旁的几名内侍手里各自捧着一堆,躬身立在那里。

  “这些奏章都是给李祭酒求情的?”放下手里的奏章后,正统帝伸手揉了揉鼻梁处,沉声问向了躬身立在边上的宋大山。

  “回皇上,这些奏章是各地三司官员所上,都是给李祭酒求情的。”宋大山向正统帝一躬身,沉声答道。

  “岂有此理,李祭酒的罪名还未定他们就给朕上疏,这是要逼宫不成!”正统帝一甩手把手里的奏章扔到了地上,怒气冲冲地道,在他看来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战。

  “皇上息怒!”见此情形,在乾清宫服侍的内侍和宫女吓得连忙跪了下去,宋大山知道正统帝心中恼火,于是躬身解释道,“李祭酒在朝中威望甚高,那些上疏的官员更多的是关心李祭酒的境况,恐无逼宫之意。”

  “哼。”正统帝闻言不由得冷笑了一声,王振只不过把李清正下到了诏狱而已,结果文官集团就闹得不可开交,难道那些人不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

  况且,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案子是御案,在洪武帝、永乐帝以及宣德帝时期朝廷上的文武百官谁敢干扰锦衣卫北镇抚司审案?即便是冤案那些朝廷上的官员也唯有被动接受的份儿,大不了言官们在朝会的时候上疏申述一下而已。

  可如今,李清正的案子锦衣卫北镇抚司还没怎么开始审理,朝堂上的文官们就纷纷给正统帝上疏,给李清正喊冤的喊冤、求情的求情,简直就没有把锦衣卫北镇抚司放在眼里。

  正统帝对此自然是万分恼火,谁都知道内廷后面立着的是皇权,纵然锦衣卫北镇抚司抓李清正之事颇为不妥,但雷霆雨露皆为皇恩,文官集团在李清正的事情上所表现出来的反应太大,已经超出了正统帝容忍的底线。

  句不好听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岂能因为冤杀了一个人就受到臣子们的“群起攻之”?

  因此,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那些上疏的文官们是在给李清正鸣不平,但由于李清正的案子是御案,由此一来也就成为了对正统帝的不满,正统帝岂能不恼火。

  如果不是文官集团的过激举动激

  请收藏:https://m.rm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